首页

小丝女王直播

时间:2025-05-24 04:01:46 作者:202个全国文明城市(区)、60名(组)全国道德模范等受表彰 浏览量:50577

  中新网成都11月28日电(王爵)28日,第七届锂电池技术与产业发展大会在成都郫都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策文,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物质与能源研究院院长孙学良等专家学者出席活动。

第七届锂电池技术与产业发展大会现场,专家发言。成都市郫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当前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中国外贸出口的“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风靡世界,锂电池技术不断创新突破,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清陶能源公司作为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化的领跑者、全球独角兽企业,联合上汽集团率先推出纯电动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实车、行业首个准900V超快充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已经量产装车,全固态电池量产进入了倒计时。

  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引领下,成都将新能源、新材料作为建圈强链打造的重点产业链,成为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中国电池产业版图重要组成部分。南策文院士和清陶能源公司董事长冯玉川在致辞时对成都发展新能源产业所具有的雄厚产业基础、强大技术实力、丰富自然资源、庞大消费市场等优势赞许有加,认为这里有支持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的优厚政策、十分贴心十分舒心的营商环境,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成都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落户成都并扩大投资,为成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为基本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清陶固态电池西南产业基地项目启动仪式现场。成都市郫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孙学良作了题为《全固态电池中界面调控的重要性》的大会报告,清陶能源公司总经理李峥作了题为《聚合物复合全固态锂电池产业化路径与实践》的报告,峰瑞资本创始人李丰、厦门大学教授杨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资深首席专家兼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总工程师王芳、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建涛等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人分别作了精彩报告,既涉及锂电产业本身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又延伸到新能源、新材料、资源利用、价值投资等问题。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现场。成都市郫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大会开幕式上,清陶固态电池西南产业基地项目启动仪式举行,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将建成成都首条半固态电池生产线,年产能达15GWh,为郫都区新能源储能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支撑。据悉,郫都区在锂电池产业项目招引、企业培育、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在锂电产业项目招引、壮大培育等全生命周期环节提供资金、人才、载体等支持,促进郫都区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当天,成都清陶与成电建设和中建八局二公司签约战略合作,双方将汇聚优势资源,在产业园区建设、产业招商、产业生态培育、固态电池市场开拓等方面务实高效开展战略合作,实现协同创新。(完)

【编辑:惠小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西“村BA”燃爆乡村 中国篮球名宿王治郅与村民互动

山西晋城通过旅游公路串联起4650个村庄,浙水村、松庙村等“百村百院”成为热门景点,引导乡村文旅产业因路而兴;安徽潜山建成4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形成环天柱山“色彩农林”景观带和官庄“美丽田园”风景区;云南大理和丽江的“最美高速公路”既可远眺苍山、洱海、大理古城,也可近观壮观的挖色大桥,为游客提供别样的出行体验……

江西1000多个测站出现暴雨 9地有冰雹

在创新生态构建方面,《条例》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企业创新等。这些措施旨在培育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为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浙江高校学子化身文旅体验官 用创意赋能乡村文旅融合

杭州10月14日电(曹丹)聚焦女性力量,10月14日,2024年“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计划浙江省启动仪式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举行。

【科技强国有我】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突出特征

习近平强调,双方要发展高水平战略伙伴关系,继续保持高层密切交往,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增进政治互信,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中方支持马方坚持战略自主,选择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双方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全方位互利合作,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同实施好“两国双园”等旗舰项目,打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合作新增长点,探讨建立减贫交流合作机制。欢迎马方用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平台,把更多马来西亚优质特色产品推向中国。中方愿同马方深化高等教育、文化、旅游、青年、地方等交流合作,拉紧中马友好民心纽带。倡导文明多元共生、和谐包容,践行以和平、合作、包容、融合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推动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在互学互鉴中共同发展。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主席与秘鲁的故事

王铭,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学系副教授、文化遗产专业负责人、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博士后。北京史研究会理事,大运河文化研究会会员,通州区大运河文化讲习所特聘专家,中国民间信俗澳门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礼制史、北京文化遗产、大运河、非遗等领域研究。在《中国史研究》《考古》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编出版《青少年文化遗产常识》《燕赵风骨》等系列文化遗产考察报告集,以及《北京运河非遗对话录》《京西论“道”——石景山历史文化纵横谈》《通州历史》等。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